冉隆吉:愿做服務社會的一開運體育顆“螺絲釘”

作者:小編    發布時間:2023-03-13 12:45:30    瀏覽:

[返回]

  “哎呀,記者同志歡迎?!背跻娙铰〖?,就被他中氣十足的聲音所震撼,80多歲的老人,精氣神卻格外好。

  “冉叔,別忙了,快坐下來休息一會兒?!庇浾呃蕚淙ハ此娜铰〖?,環顧客廳,忍不住贊嘆:“冉叔,您家收拾得真干凈?!?/p>

  “退休在家沒事干,就看看電視,打掃一下衛生?!闭f起退休后的生活,冉隆吉打開了話匣子,“當年剛來新疆時,怎么都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生活可以過得如此滋潤?!?/p>

  “這話,說來就長了……”冉隆吉陷入了回憶,聽著他的講述,記者得以了解到一些獨屬于那個年代的風貌,并再次被老一輩軍墾人吃苦耐勞的精神深深震撼。

  冉隆吉出生在四川的一個小山村里,家里日子過得艱難?!岸颊f半大小子,吃窮老子。當時我們家3個男孩,各個食量大得驚人?!被貞浧鹜晟?,冉隆吉笑著搖了搖頭。

  1960年,年滿18歲的冉隆吉報名參軍,被分配到吉林省長春市3034部隊步兵連。那是冉隆吉第一次出遠門,他懷揣著對家的不舍和對未來的憧憬告別了家人。

  在部隊的日子很辛苦,不分寒暑地訓練、站崗,但冉隆吉卻覺得很充實。就這樣,他在部隊待了6年。

  1966年,準備復員回家的冉隆吉得知新疆正急需軍人參與建設開發,毅然報了名?!暗阶鎳钚枰牡胤饺??!北е@樣的理想和信念,冉隆吉坐著綠皮火車,橫穿大半個中國,一路從東北到西北,來到紅星一場。

  盡管冉隆吉早已做足了心理準備,但當真正站在這片土地上,望著一望無際的荒漠戈壁以及一片片泛白的鹽堿地時,他還是怔住了,“我當時就想啊,這地方都沒有能住人的屋子?!敝钡饺铰〖推渌?人被帶到一處不起眼的土堆邊,他才發現原來他們要住的屋子被半掩在地下。

  可能是看出了冉隆吉他們的詫異,帶他們來的人解釋說:“住地窩子能更好地抵御風沙,而且冬暖夏涼?!闭f完還順手把幾張大篩網遞給了冉隆吉他們?!斑@是做什么的?”眾人不解地問道?!斑@就是你們今后的床了?!蹦侨嗽诮淮晔虑楹缶痛掖译x開了。

  從沒經歷過風沙的幾人當時還有點不以為然,沒想到當天晚上就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?!耙煌砩巷L就沒停過,沙子和風順著縫隙不停地往屋里灌?!钡诙煸缟掀饋?,冉隆吉將被子拿到外面抖了抖,揚出一片沙子?!皬哪侵?,他們每天睡前和睡后都要抖一抖被子上的沙子?!边m應能力很強的冉隆吉很快便對此習以為常,但有件事卻讓他無法快速適應。

  由于缺水,冉隆吉吃的都是鹽堿水,短時間吃還行,長時間吃對身體非常不好??删退闶躯}堿水,每天都是定量使用。冉隆吉從沒想過吃水會是如此困難的一件事,也就是從那時起,他養成了節約用水的習慣,并一直延續至今。

  盡管來到新疆后有諸多的不適應,但冉隆吉還是堅定地在此扎下了根。為了建設美麗新疆,他一直勤勤懇懇做好每一份工作。

  冉隆吉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打井。那時候沒有地下水探測儀,為了確定打井的位置,班長帶著冉隆吉他們找遍了附近的每一寸土地。冉隆吉至今還記得,第一口井的位置是距離當時他們所住營地步行40多分鐘的一個地方。

  “當我們聽到班長說‘就在這打’時,大家都很激動,找了好幾天,終于確定了一個位置?!痹谀莻€純靠人力的年代,想要打一口井是很難的,需要6個人各執一根把手,一起往一個方向使力推動鉆頭,每隔一段時間還要停下來,將裝滿土的容器拉上來清空,耗時又耗力。

  冉隆吉他們班被分成了兩組,24小時不停歇地打井。每天早上七點,冉隆吉會在“鐺鐺”的鐘聲中準時起床。吃過早飯后,他便和戰友挎上水壺迎著緩緩升起的太陽疾步往打井的方向走去。和值夜班的戰友做好交接后他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。

  為了節約時間,冉隆吉他們的午餐也是工地上解決的。吃完午飯稍作調整后,就要開始繼續干活,一直到夜班的戰友來接班才能下班,平均一天需要不停歇地干12個小時。

  “那時候并不覺得累,只要想到自己打出來的水井可以讓大家用上水,就覺得很充實?!本瓦@樣干了20多天,井深達到了30米,班長拿來抽水泵。這一刻,“轟隆隆”的抽水泵吸引了冉隆吉他們全部的注意力,大家都在等著最后的結果。

  “嘩”地一聲,混合著些許泥沙的井水噴涌而出,冉隆吉他們近一個月的辛勞沒有白費,大家的眼睛也因激動而變得通紅?!澳鞘且环N不一樣的感覺,激動中夾雜著自豪?!比铰〖貞浧鸫虺傻谝豢诰畷r的心情,忍不住嘴角上揚。

  之后的日子里,冉隆吉和他的戰友們一直重復著選井址、打井的工作,雖然有些時候費力打的井里并沒有水,但都沒有磨滅他們的工作熱情。一年多的時間里,冉隆吉走廢了近10雙鞋子,和戰友們成功打出了十幾口水井,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的用水難題?!坝幸粌煽诰浆F在還能出水呢?!蹦切┧路鹨蛔o念碑,在悠悠歲月中訴說著當年的故事。

  而關于冉隆吉和井的故事遠遠不止這些。再后來,冉隆吉被派去造洋灰管(水泥管),他們八九個人生產的洋灰管,要供當時紅星一場所有的水井用。

  學做洋灰管的頭幾天,每天下班后,冉隆吉的胳膊痛得連端碗的力氣都沒有。盡管如此,冉隆吉和戰友們依舊不敢放松,為了不耽誤紅星一場的打井進度,他們半點不敢分神,每人每天平均可做五六個洋灰管。

  1970年,冉隆吉被調到團場保衛科。進了保衛科以后,他更閑不下來了。那時候小偷比較猖獗,平均每天要發生六七起案子。冉隆吉印象最深的一起案子是有個小偷偷了商店,那在當時算是一樁大案子。冉隆吉和同事在現場調查時,并沒有發現門窗有被撬開的痕跡,那么,小偷是從哪里進入商店的呢?一時間,調查陷入僵局。

  冉隆吉在詢問周邊群眾時得知商店有扇天窗,“小偷會不會是從天窗進入商店的呢?”抱著這樣的想法,他在同事們的幫助下爬上了屋頂,果然在天窗周圍發現了一些痕跡。確定了小偷進入的方式,并得知售貨員當天晚上忘記關天窗后,案件偵破的速度一下提了上來,不到兩個小時就將小偷抓住了。

  “那時候的案子破起來還是很容易的,就是數量實在太多了?!碑敃r的保衛科,通常只會留一到兩個人在辦公室應對突發情況,其他人全都在外面辦案,而冉隆吉就是經常在外面辦案的那個。

  有時早上還沒上班,就會有人來報案。每當這時,冉隆吉連早飯都顧不上吃,騎著自行車便往事發地趕?!澳菚r候大家多窮啊,任何東西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寶貴的,只有快速找到小偷,才能保護好群眾的財產?!鄙踔劣谌铰〖淖孕熊?,都是為了提高辦案效率而拿出存了很久的積蓄購買的。

  1976年,冉隆吉調到紅星一場武裝部。在新的單位,冉隆吉同樣是身兼數職,負責征兵及民兵訓練等工作。

  他就像一個永不停歇的陀螺,為建設邊疆、為守護群眾生命財產而不停地忙碌著,沒有半點閑下來的時候。

  “咱們的社會就像一臺不停運轉的大型機器,每個崗位都是‘機器’里的一顆螺絲釘,有著自己的職責,只有大家相互配合才能讓機器快速運轉。如果你在崗位上不能履職盡責,就像機器里的螺絲釘松懈了,嚴重了甚至會影響整臺機器的正常運作?!北е@樣的想法,冉隆吉在工作中從不叫苦叫累,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會盡己所能。

  如今,為團場默默奉獻了大半輩子的冉隆吉開始享受退休生活。每天讀書看報,天氣好時外出和朋友一起追憶往昔,聊聊過去的故事?!翱粗鴪F場的環境設施越來越完善,職工們的生活越來越好,我感到高興和自豪?!比铰〖f。(魏?。?a target="_blank">開運體育

搜索

国产高潮流白浆喷水在线观看